
百色:“小芒果”成为“大产业”
近年来,我市立足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将“小芒果”发展成了兴边富民的“大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情况交流(第8期)》刊登《广西发挥独特优势打造芒果产业集群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肯定我市芒果产业的经验做法。
坚持久久为功,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右江河谷的气候、地理、土壤都适宜芒果生长。从1985年原百色地委、地区行署作出在右江河谷建立芒果商品生产基地的决定,到2014年市委、市政府将芒果产业作为农民收入倍增的重要产业、提出种植面积突破100万亩和产量突破100万吨的“双百”目标,再到2021年出台《百色芒果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着力打造桂西芒果产业集群,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抓,带领群众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芒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芒果种植总面积从1985年的1.04万亩,增加到当前的137万亩,成为全国最大芒果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全市芒果产量达12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
坚持统一标准,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对标欧盟检测、深圳“圳品”认证等行业标准,出台《百色市芒果产业发展条例》,推行地理标志技术规范、绿色有机食品芒果栽培技术规程、生产技术规程“三大标准”,推行质量标准、产品商标、产品形象、品牌营销、设计包装“五个统一”,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百色芒果”从发展初期到当前成为全国知名产品,再到成为首批中国100个受欧盟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位列2023年中国品牌价值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第32位,“百色芒果”金字招牌更加响亮。
坚持产销对接,走市场化发展之路。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2021年、2023年,我市连续承办两届中国芒果产业发展大会,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开展宣传推介,积极搭建产销桥梁。依托“百色一号”果蔬绿色专列、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等平台,加强与北京新发地、华润超市以及深圳深农集团等农批市场、大型超市、企业合作,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建立稳定销售渠道。依托电商赋能,每年组织开展“互联网+百色芒果节”,线上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在淘宝、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有超过3000家店铺、1万个微商销售百色芒果,2022年百色芒果电商销售额近50亿元。依托经营主体培育,形成芒果类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家、专业合作社292个,有效促进产销衔接。百色芒果从过去的“果贱伤农”、盛产不顺销,到现在的产销两旺、丰产又丰收,带动20万户果农户均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成为老区群众增收的“致富果”“黄金果”。
坚持补链延链强链,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围绕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打造仓储保鲜、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等全产业链条,推动芒果产业“接二连三”。先后建成4个以水果精深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果天下、鲜活、巨人园等11家深加工企业,培育形成芒果汁、芒果干等系列产品,预计2023年全市芒果精深加工产能达30万吨。鼓励示范园区、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新业态,建成39家以芒果为主导、集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有效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田东县芒果示范园获认定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建设农业强区贡献百色力量。 □翟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