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政协“发挥民族文化节庆作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报告

2023年08月14日 11时38分   阅读:49488 次   来源:广西百色政协网   作者:   责任编辑:卢晓丽 【  +放大   -缩小  】

百色市政协“发挥民族文化节庆作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报告


百色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尤其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犹如按下暂停键。然而,这是困难,也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只有努力适应新形势,积极应对新变化,勇于探索新发展方向,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才能于困境中找到破局之路。为此,根据《百色市政协2022年协商计划》,市政协副主席韦晓东率调研组一行于6月至7月分别到市辖田阳区、田林县、隆林县、西林县,以及区外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等地,就“发挥民族文化节庆作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开展调研,并向区内河池市、来宾市征集经验材料借鉴参考。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百色市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


  百色是多民族聚集区,生活着壮、汉、瑶、苗、彝、仡佬、回7个世居民族。辖1个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2个享受自治县待遇县(凌云县、西林县)、13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7%。除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百色各族人民在生产斗争、生活劳作的休养生息中,创造了灿烂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形成自己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节庆。据统计,全市各县(市、区)由政府组织举办或民间自发举行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有77个,其中节庆活动人数规模1千人以下的有32个,1千至5千人的有25个,5千至1万人的有6个,1万人以上的有14个。其中规模最大的田阳区敢壮山“三月三”歌圩节,参与群众人数最多时达到近20万人次。


  (一)民族文化节庆历史源远流长,内涵深厚。我市少数民族文化节庆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是地方文化的瑰丽宝藏。例如:田阳敢壮山“三月三歌圩节”,起源于祭祀壮族祖先布洛陀的活动。据史书记载,这一传统自隋唐时期形成,至今已有1千多年历史;凌云县的那巴“吼敢”歌圩始于宋朝,迄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许多民族节庆内涵丰富,世代传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例如:田林县潞城瑶族乡弄光村弄光屯独特的壮族民间民俗“壮族祭瑶娘”,反映的是壮、瑶两族群众冲破世俗偏见、团结和谐、奋发图强的精神,2010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民族团结和谐的象征加以保护;那坡县城厢镇达腊村的“彝族跳弓节”,是彝族同胞为纪念祖先抵御外敌入侵,英勇抗敌取得胜利的庆祝活动。


  (二)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各具特色,丰富多彩。我市各地重大民族节庆活动的开展,始终立足于民族文化,凸显地方特色,呈现出不同“韵味”。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百色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右江区端午龙舟文化节、田东县林逢壮族唐皇文化节、靖西市端午壮药节、航诞节、那坡县彝族跳弓节、凌云县朝里百朝瑶族文化节与“风流街”歌圩、乐业县甘田民间舞龙文化旅游节、田林县壮剧文化艺术节、瑶族盘王节、隆林县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尝新节等民族节庆活动。


  (三)民族文化节庆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薪火相传。一是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多年来一直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申报工作。截至2021年,在全市已经公布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和县级近30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中,民族节庆就有13项列入自治区级保护名录,这都是百色各族人民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精华。二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青少年教育有机结合,如右江区麽乜、田东瑶族金锣舞、田林壮剧、瑶族铜鼓舞、乐业唱灯、德保壮族马骨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纷纷走进校园,重新焕发出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留下希望的种子。三是激发各类主体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如乐业县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的乡镇或民间组织给予一定奖金,调动了地方和相关民间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四)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相互促进。随着我市民族节庆活动影响力的扩大,各县(市、区)逐渐形成了以民族节庆为核心的经济模式,给当地旅游、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拉动效应,如百色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每年举办时,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十几万壮族同胞齐聚敢壮山,给田阳区的餐饮、酒店等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其他如百色(田东)芒果文化节、右江区端午龙舟文化节、隆林县苗族“跳坡节”等民族节庆活动举办时,都通过举办美食节、主题文化晚会、民族体育赛事等系列活动吸引外地游客,并结合地方特色产业直播带货,为当地经济发展、助农增收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民族文化节庆资源得到不断开发和利用,成效显著。一是民族节庆品牌建设初见成效,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已连续举办13年,入选“广西十大旅游节庆品牌”;隆林县的苗族“跳坡节”每年都吸引了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区几万群众前来参加。二是民族节庆活动影响力日增,成为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如田阳电视台已制作播出“百色市布洛陀旅游文化节宣传片”30余篇,《布洛陀故事》127篇。还专门开设了《话说田阳》、《布洛陀艺苑》等节目,挖掘、传承壮族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民族群众自豪感。三是民族节庆有效凝聚人心,成为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载体。一些原本专属于特定民族的节庆,如“壮族三月三”已演变成我市各民族群众的大联欢、大融合,加强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了各族群众之间的情感,巩固了百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基。


  二、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地方思想认识出现偏差。我市大规模的节庆活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兴起,2005年开始盛行,2012年以后逐步规范。2020年疫情爆发后,大部分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已不能正常开展。目前有的地方甚至已停办所有节庆活动,对民族节庆作用的认识也开始出现偏差,缺乏宣传推介意识和续持举办的韧劲,民族节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弱。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的情况下,民族节庆活动该何去何从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思想教育作用有所弱化。为促进经济发展,一些地方往往将传统少数民族含有文化意义和传统美德的节庆活动包装打造成了商业色彩浓重的商品展销活动,忽视了文化内涵和精神导向对于民族节庆活动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不够,对思想阵地的功能发挥和阵地占领意识有所淡化,不能满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要求。


  (三)发展规划逐渐不适应新要求。2013年5月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重大民族民俗文体活动安排的通知》(百办通〔2013〕18号)后,除“百色市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三个节庆由市政府主办外,其他民族节庆活动举办权均下放至各县(市、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大部分民族节庆仍处于浅层次开发状态,没有更高站位的发展目标,缺乏更加科学的发展规划,缺少更高水平的策划包装,节庆品牌化水平不高,精品较少。


  (四)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发展后劲不足。我市当前各类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仍主要依靠政府买单,以政府部门组织为主,距离百办通〔2013〕18号文要求的“积极探索拓宽市场运作渠道,逐步把民族民俗文体活动推向市场,逐步形成以市场运作为主、行政指导为辅的运作模式,切实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切实发挥活动的经济社会效益”的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既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也不利于市场主体参与,制约了“民族节庆+”模式的发展,导致节庆活动与地方优势资源、特色产业融合不足,发展后劲不足。


  (五)民族文化继承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出现断层现象。我市极度缺乏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当前,很多传统民族节庆受到西方节庆文化的冲击,当代年轻人更喜欢过“洋节”,对本地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抱有一种消极态度,民族文化传承面临无人可传的困境十分突出。特别是我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存在老艺人年龄偏大,后继无人的问题,一些绝技已到了人亡艺绝的境地。


  三、外地经验和做法


  调研组在考察调研中发现,区外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和区内河池市在发挥民族文化节庆作用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一)高度重视民族节庆作为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载体的作用,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如河池市以民族节庆为契机,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线上线下活动。民族节庆期间,在城市道路主要出入口、交通主干道、公园、车站、广场、学校等公共场合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张贴、播放、悬挂民族团结标语,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扩大宣传渠道。开启线上教育活动,通过“空中课堂”系列活动向广大师生传播民族文化,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加强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民族文化节庆与地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如元阳县围绕“哈尼特色旅游强县”目标,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共享”的形式,依托元阳哈尼梯田文化品牌,制定“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政策引导、市场服务、技术支持、机制激励等各个方面,推进文化与经济有机融合,通过以文促旅、以旅兴文,成功把哈尼梯田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实现了脱贫摘帽。河池市以民族节庆为主题,推动民族文化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每年都印发《“壮族三月三·河池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活动工作方案》,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全国游客,使民族节庆活动不仅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载体,还成为了旅游品牌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培育社会参与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的市场主体。如元阳县打破地域和行业限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积极鼓励民间、企业和社会团体资助创办民族文化企业、开发民族文化产品、开拓民族文化市场,投资建设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实现民族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化。积极培育民族文化产业龙头。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大力发展民族节庆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树立民俗歌舞、特色餐饮、健身休闲等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


  四、意见建议


  我们应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民族节庆文化发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民族节庆活动的全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五个认同”,助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一)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构建民族节庆活动话语权。我们要充分认识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提高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高度上来,赋予民族节庆文化符合新时代新形势的文化内核,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组织开展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节庆活动中的话语权。建议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重大民族民俗文体活动安排的通知》(百办通〔2013〕18号)的基础上,围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新要求,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新目标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政策和文件,从市级层面加强对各县(市、区)民族节庆活动的指导,做到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打造品牌、保护开发,形成依法举办、创新发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印象深刻、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发展格局。强化示范引领,努力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多点成线,整体推动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提升水平,形成声势。


  (二)发挥民族节庆活动载体平台作用,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讲工作格局。以弘扬中华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节俭、安全、祥和、大众化宣传理念,利用民族节庆活动参与群众来源广泛、规模巨大的优势,针对不同少数民族节庆文化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搞好主题性交流宣传活动,提高宣传教育覆盖面,引导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民族传统习俗、展现中国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创新内容,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针对性。用鲜活的感人故事、励志故事、好人好事打动人、激励人、凝聚人,用好用活这块教育阵地,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凝聚力。创新方法,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有效性。采取线上线下、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拓展节庆内容形式和活动方式,推动民族节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通,与现代社会生活相协调,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心入脑。


  (三)科学规划,推进民族节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科学制定民族节庆活动发展规划,严格报审备案制度,依法规范民族文化节庆的保护和开发。建议出台我市民族节庆活动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对民族节庆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起来,把民族节庆中的文化内涵统一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主旋律上来,潜移默化地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与时俱进地创新民族节庆活动参与形式,通过互联网拓展民族节庆活动的互动空间,通过“云”互动让民族节庆在“云端”绽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让民族节庆活动更加适应疫情新常态。


  (四)融合产业发展,创新培育民族节庆活动新业态。一是政府指导。政府应以提升百色民族节庆品牌为目标,通过政策红利、招商引资、税收杠杆、特色小镇建设等多种方式,把地方优质资源和优势产业引入节庆活动中,如“民族节庆+旅游”“民族节庆+特色农业”、“民族节庆+红色教育”“民族节庆+绿色康养”等,积极创新培育民族节庆活动新业态,实现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比如创建一月一县,一月一品牌的旅游设计以及一条购物街、一场民族文化特色演出、一条精品线路的文旅融合规划。二是社会参与。除了政府主导的重大节庆活动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各类民族节庆活动,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资助创办文化企业、开发民族文化产品、开拓民族文化市场,建设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实现民族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化,破解由政府单一投入的局面,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三是市场运作。确立企业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鼓励行业和企业加强对民族节庆品牌的创建、包装及推广。通过市场化导向,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充分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民族节庆活动核心环节,吸引社会资本融入民族节庆开发活动中。积极培育民族文化产业龙头,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竞争力。四是群众共享。鼓励社区(街道、乡镇)代表一方群众参与到民族节庆活动的开发和营销中来,发动当地民族群众积极保护地方文化,复兴民族传统,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共享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增值带来的红利。


  (五)加强对民族文化发展生态的培育和传承人的培养。一是保护好民族文化生态。各地应当防止民族文化资源过度开发,用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民族文化保护区等形式保护好民族文化传承血脉,为民族文化传承培育好根基。二是培育民族文化产业。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和支持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有偿传承活动,在擅长的领域进行商业开发,培育文化产业。让民族文化传承既有好的载体,又有好的渠道平台,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将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下去,形成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三是抓好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让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永不断绝。在区、市内高校、职业院校相关院系设立相关专业并定向培养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专业人员;同时,为民族地区多举办各种民间艺术传承培训班,并经常邀请自治区选派专家深入民族地区指导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工作。四是搭建民族传统文化交流、教学平台,为民族文化传承人提供展示技艺、文化交流的机会。鼓励和支持民族文化传承人走上讲台、舞台或网络直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小学、进中学校园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师承教育,逐步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推介,吸引更多年轻人共同参与,发现和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后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