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盘古至今人望财兴”麻江型铜鼓

2024年01月18日 09时05分   阅读:15427 次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麻晓荣   责任编辑:卢晓丽 【  +放大   -缩小  】

 铜鼓是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特有的一种青铜礼乐器。广西是我国铜鼓数量最多、类型最全、铸造和使用铜鼓历史较长的省份,百色是广西传世铜鼓最多的地区之一。古代铜鼓的铸造从春秋时期到清代末年延续了2000余年。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形成各自的特点。根据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提出的以标准器分式,用出土标准器的地名命名铜鼓类型的“八分法”,将铜鼓划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等八个类型。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右江民族博物馆馆藏的总000857号清代“盘古至今人望财兴”麻江型铜鼓,国家二级文物。2004年9月征集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祥播村一组。铜鼓面径47.2cm,胸围152cm,腰围125cm,足围147cm,鼓身高27.2cm,重15千克。鼓面厚度5.4mm,鼓足厚度2.9mm。扁耳两对。鼓面以双弦为主,还有单弦、三弦,将鼓面不等分为9晕。第1晕为太阳纹12芒,第2、第5、第9晕为乳钉纹,第3晕为绞索纹,第6、第7、第8晕分别为回形雷纹、团云纹、缠枝纹。第4晕是主晕,有鳞形纹和“盘古至今人望财兴”铭文,体现了祈愿子嗣繁盛、家族兴旺、生活富足是人们亘古不变的美好期许。鼓胸不等分为3晕,第1、第3晕分别饰乳钉纹、回形雷纹,第2晕为主晕,有马、龙、梅花装饰。鼓足不等分为5晕,第1-4晕中,单晕饰团云纹,双晕饰回形雷纹,第5晕为主晕,饰以三角纹图案。


  麻江型铜鼓,以贵州省麻江县谷峒镇坟山脚出土的铜鼓为代表。这类铜鼓的特点是体形小而扁矮,鼓面略小于鼓胸,鼓身起伏的曲线柔和。腰中部起棱一道,大跨度的扁耳置于鼓胸部分。鼓面晕圈较疏朗,但必有一道或两道较宽的主晕,装饰主体图案。主晕花纹多见游旗纹、符箓纹、家畜家禽纹、十二生肖纹等,大量吸收了汉族传统文化。除了用形象表达情感之外,还广泛采用汉字吉祥语铭文,比如“永世家财”“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语。其时代约为南宋至清代晚期,至今一些少数民族仍在使用,是传世铜鼓中数量最多的类型。


  铜鼓是由炊具铜釜演化而来的,之后发展为打击乐器,一度成为权力重器。随着使用民族社会内部阶级地位的变化,作为代表统治阶级至高无上权威的地位日渐削弱,铜鼓的形体由高大变矮小,由权力重器转化为神器和娱乐用具,这就是麻江型铜鼓。麻江型铜鼓的鼓型设计基本定型,尺寸大小、宽高比例几成定格,造型比例达到高度规范,给人以自然的协调美。说明铜鼓的制造者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实现了铜鼓外形的部位匀称和比例和谐,标志着人们的审美要求日渐提高,审美标准日趋成熟。


  铜鼓为手工铸造,通常是一模一器。麻江型铜鼓使用合范法铸造,在合金成分配比上,属于高锡低铅的青铜鼓,这也是麻江型铜鼓主要用于乐器和传讯工具后,与音响效果的要求相适应的结果。说明了铜鼓的制造技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古代的青铜冶铸技术非常发达。


  研究表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铜鼓在不同场合使用,具有不同的含义。历史上,铜鼓用于演奏、赛神、祭祖、传讯和指挥军阵;是礼器、重器、贡赐品、贮贝器,象征财富,被奉为神灵。而今,铜鼓已走下神坛,重回民间。穿越千年的鼓声,依然回响在桂西大地。壮乡、瑶寨、彝村,凡传统节日、庆祝集会、婚嫁喜庆,都离不开铜鼓。各民族同胞敲击铜鼓载歌载舞,奏响新时代民族团结奋进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精彩乐章。


  从铜鼓分布的地理环境、使用民族、铜鼓类型、艺术表现、使用方式、使用的文化时空等方面可知,铜鼓文化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人类文化多样性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百色是铜鼓文化分布的地区之一,是广西铜鼓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铜鼓集冶炼、铸造、雕塑、绘画、音乐、舞蹈于一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铸造使用铜鼓的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体现了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是一部不成文的民族历史百科全书,需要我们仔细地品读。口麻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