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 >> 文史 >> 金锣舞跳出瑶家欢
金锣舞跳出瑶家欢
www.gxbszx.gov.cn  发布时间:2024-02-22 08:42:26  阅读次数:19656次  作者:周 敏  编辑:卢晓丽  来源:右江日报

  布努节是田东县作登瑶族乡瑶族群众的一个传统节日。“布努”是瑶话,是瑶族群众对本民族的自称。相传,布努瑶民族始祖密洛陀女神神通广大,能够庇护子孙后代居住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幸福。为感恩始祖,每年到密洛陀生辰日,作登瑶族乡布努瑶家家户户杀鸡、宰羊、煮新米、酿新酒祭祀始祖。久而久之,这个习俗便成为布努瑶感恩日、祝寿日和开新米日。


  布努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瑶族民间文艺表演、瑶族特色美食展示、瑶族民俗活动、山歌对唱、文艺晚会等,引来了大批群众参与。


  “那一湾绿流淌了一年又一年/晨雾如烟渔舟轻荡现/竹映水面一曲山歌入云间/闻声寻瀑壮瑶收稻田东边/龙须河水流水咧/金锣舞排歌欢庆丰收年/香米香芒酿成百姓幸福泉……”悠扬的歌声在公园上空回荡,空气里弥漫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原汁原味的瑶家“三金”:跳金锣舞、唱金瑶歌、吹金唢呐是布努节文艺表演的重头戏。金锣舞舞姿优美,伴以金锣声,舞蹈时有山歌伴唱,唢呐伴奏及富有节奏的瑶语节拍口令,音乐舞蹈韵味十足,给人以轻快矫健之感,动作由慢到快,金锣也越敲越响,高潮时观众的喝彩声、欢呼声与金锣声混合在一起,令人震撼。粗犷豪迈、刚柔相济的金锣舞,让人看到了生命的张力和艺术之美,展示了布努瑶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解金锣舞历史渊源,布努节过后,我来到金锣舞发祥地——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梅林村采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金锣舞代表性传承人阮桂陆热情地介绍道,南岭无山不有瑶,瑶族依山而居,被誉为“山居民族”。瑶族有三大支系,600多年前,作为瑶族三大支系之一的布努瑶支系后裔,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难,入山唯恐不高,进林唯恐不深,从外地迁徙到田东的山弄里,成为大石山区的开拓者。布努瑶民族的先民居住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石山区,土地稀少,农作物成熟后,鸟兽多来与人争抢食物,于是瑶民们便在地头挂上一面金锣,用力击打发出响亮的声音驱赶鸟兽保护庄稼,后来逐渐发展成金锣舞。金锣舞流行于作登瑶族乡的梅林、平略、新安、陇桃等村寨,起初只限用于酬神、祭祀、驱邪等民俗活动,后来演变为贺新春、庆丰年的民间舞蹈。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金锣舞代表性传承人阮世伯告诉我,金锣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鲁桑”,瑶语为敲锣之意。金锣是用黄铜铸造的,因为黄铜的颜色与黄金的颜色相近而得名。金锣舞在梅林村很盛行,男女老少都会跳。金锣舞多以集体舞为主,人数可为三五人,也可几百上千人。舞时在活动场地拉起一条藤蔓或一根绳索,把金锣串连并悬挂起来,也可将金锣吊于竹架或木杈上,金锣离地面1.5米左右。金锣舞表演中,抬腿击锣、靠步点锣、双槌过头、双槌背击、急转点锣等动作,都与瑶民在山路上行走时抬高脚步,脚尖用力,以及腰部扭摆并含胸等姿势有关,是瑶家人的生活再现。每年除夕到大年初二,随着“咣、咣、咣……”铿锵的锣声在瑶寨响起,人们便在晒坪上踏歌起舞,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金锣舞的形成有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瑶寨里住着一位英俊、勤劳、善良的小伙子旨维。寨里山深野兽多,但他仍勤恳耕作。这一举动被一个山里女子看上了,山里女子一连十多天都跟随他耕作,两人便在劳作中互生情愫,终成眷属。一天,夫妇俩上山打猎,山里女子听到远处洞里传来锣鼓声,便循声而去,但却迷路了。迷路的山里女子在洞里发现十面亮光闪闪的金锣,原来是一群仙人在敲锣跳舞。待她走近仙人却消失了,留下了金锣,她随手捡起金锣,竟奇迹般地与丈夫重逢。丈夫怕多事,让她把金锣藏了起来,没想到这一藏就藏了十多年。有一年,村里粮食大丰收,村民们集体庆贺。山里女子很高兴,就拿出了珍藏多年的金锣,学着仙人的样子跳起舞来。村里人听到金锣声,也围拢过来一起跳舞,大家跳得兴高采烈,锣声越敲越响。锣声传到了京城,惊动了皇上。皇上派出钦差到瑶寨来调查,钦差来到瑶寨一看,原来是村民们为了庆贺丰收在跳金锣舞,立马向皇上禀报。皇上说:“这是好事啊,就赐给他们每年跳金锣舞来欢庆丰收吧,但是声音不要敲得太大了。”村民们为了不再惊动皇上,就在打锣棍尖头上绕上红布,包成圆头,这样敲出来的声音就不会太响太刺耳了,而且声音还变得更沉稳动听了。此后,瑶寨上的村民遵照皇上的旨意,每年以跳金锣舞的形式庆丰年,金锣舞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布努瑶民族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造就了多姿多彩的“三金”民族文化,金锣舞便是这“三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如今,金锣舞不但是村里瑶族群众的一项文化娱乐活动,还成了田东县重大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艺术需要传承和与时俱进,尤其是民间传统艺术。为解决村里金锣舞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阮桂陆、阮世伯两位传承人把目光放在下一代的身上。他们经常到梅林村小学义务教孩子们学习金锣舞技艺,在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60多名小学生掌握了金锣舞的动作要领,跳起金锣舞来有板有眼。此外,村里还成立了金锣舞艺术团,经常到外面表演,展现金锣舞的魅力。更令人鼓舞的是,该县、乡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成立了十几支金锣舞队,扩大演员阵容,在全县形成金锣舞文化氛围。作登瑶族乡在全乡中小学开设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课程,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过数年传教和多方努力,该县金锣舞后继有人,新一代金锣舞人正在茁壮成长。


  金锣舞是布努瑶人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民族特征和独特艺术形式的民间传统舞蹈,它是布努瑶民族的根,也是布努瑶民族的魂,是布努瑶人民对民族历史的一种特殊的铭记。在莽莽的群山中,在边远的壮村瑶寨里,金锣舞犹如一道璀璨的民族文化星光,在坚持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里薪火相传、延绵不息。□周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