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首页 >> 文史 >> 第九辑 右江“黄恒栈”—黄奕勋
第九辑 右江“黄恒栈”—黄奕勋
www.gxbszx.gov.cn  发布时间:2012-03-09 11:35:05  阅读次数:710410次  作者:万姿  编辑:黄玉珍  来源:广西百色政协网

  在近现代史上,广西壮族出现了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右江流域第一位民族资本大实业家黄奕勋。黄奕勋的父亲叫黄嵩安。少时家境贫寒,后以小手工业和经商起家,创办“黄恒栈”家族小企业。“黄恒栈”传到黄嵩安小儿子黄奕勋手中,实力飞速发展,至40年代末,成为一个拥有上亿元资产、数十家工厂、商店的庞大家族企业集团,黄奕勋家庭也因此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巨富。

  “黄恒栈”开始以制造熟烟丝为基础,在桂西以至云南、贵州境一带,用烟丝大宗换购茴油、桐油、八角等土特产,外销广州、香港,并从沪、粤贩运棉纱、日用百货回桂西诸地换取土产为业。

  黄嵩安原籍广西邕宁县马村,为了谋生,他先从马村迁到恩阳县(今田阳县)百峰乡平京村,后又从平京村迁到那坡圩。

  那坡位居右江之滨,顺流可达田东、南宁,逆流可溯百色,小道与天保、敬德、睦边等县相通,交通便利,附近小村多到这里赶集,是一个大圩场。到1913年,开始有小火轮来往于南宁、百色,那坡便成为敬德、天保诸县土特产的集散地。随后南宁商人亦到那坡收购土特产或开设商店,推售布匹、棉纱、食盐、熟烟等日用品。自此以后,那坡遂从一个小圩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商业繁盛的小镇。

  黄嵩安起初靠磨豆腐、蒸酒、养猪、代销南宁所产的熟烟丝。到1915年,他自己开设黄恒栈烟铺。几年后,积蓄日厚,使由三伯父叔昭开设黄恒栈商店,经营棉纱、食盐、布匹、火油等货物,生意发展很快。

  黄恒栈开办时,原来只限于就地买卖,后因天保、敬德各县客户增多,遂把就地买卖的经营方法发展为收购茴油、八角、桐油等士特产到南宁出售,又直接从南宁买回所需的日用百货回那坡,与客户换取土特产,这样一来,生意一天天扩大,店员工人亦增至三十多人。

  黄奕勋是黄嵩安最小的儿子。黄奕勋早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经济系,学成之后潜心经营自家的生意。1926年,新桂系执政广西,省会设在南宁。黄奕勋对这样的重大变动自然不会无动于衷,他认为政权重心向南宁的转移,给南宁的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便从田阳黄恒栈商号分出资金,到南宁投资开办了恒信行代理轮船运输业务,并购置了电船,使代理业务不受制于人,生意做得更加主动。

  如他所料,南宁在那一段时间商业发展很快,轮船的货运量不断地刷新纪录。恒信行的代理业务比原先的设想多得多。不到一年时间,便积累了一大笔资金。黄奕勋立即将田阳老商号经营的烟、糖、土特产等业务迅速向南宁转移,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业务扩大,很快就完成了对南宁市场的占领。

  三伯父叔昭将自己半手搞起的黄恒栈交给黄奕勋经理。在兄弟俩接交时,黄奕勋认为将土产运到南宁给别人代卖不合算,不如由叔昭到南宁设个立足点,以求更大的发展。

  黄奕勋自接手经营黄恒栈以后,觉得百色、南宁的运输受人牵制,手工业生产烟丝产量低,烟丝粗,为了烟丝在市场上能与人竞争,必须购置创烟机。黄叔昭赞同这种打算。于是,在1926年,南宁恒信行便开始代理轮般运输业务,并合股购置“公平”电船,“靖波”电船。航行于百色、南宁之间。1928年,又派堂兄黄祖武到广州新制造“升平”电船,并购置四台机动切烟机,一台印刷机,一台碾米机,一个一千瓦灯的电球和四十匹马力的发动机回那坡安装。

  自此以后,黄恒栈的熟烟丝从手工业生产发展为机器生产,工人亦从三十多人增至八十多人。包装用纸也由南宁印刷改由自己印刷,烟丝产量也由每天一百多斤上升到两千多斤。烟丝的原料非正规武鸣烟叶和生油不用,因而烟丝质量更高,运销到天保、敬德各县,山区客户更多,这样对收购靖西、敬德、天保、睦边等县山区的土特产为有利。黄奕勋自把黄恒栈营业扩大以后,便改变了黄叔昭那种即买即卖,分毛必争,镏珠必较,眼前无利坚决不干,稳扎稳打的经营方式,而采取从大处着眼,小处不计较,争取土特产客户,大力经营土特产的方针。他经常说,百色工业原料来源丰富,跑得越远,货源更多更便宜,今后黄恒栈的生意更重要的是经营茴油、桐油,八角油等土特产,经营百货只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换取土特产而已,因为桐油、茴油获利大,而且销售越远价钱越高,因此,他对山区土特产客户除采取赊销之外,还多方设法替客户配齐所需的百货日用品,扩大经营品种,除了熟烟外,食盐、棉纱、火油等大宗货物以至丝绸、绒料、针织品、

  文具纸张、五金钢材、中西成药、食品罐头、化妆品、玩具、皮鞋等中外百货,应有尽有。由于所经营货物品种多,山区顾客拿茴油、山货来那坡时,不但可要现款,还可满足顾客所需的货物,并且价格也比那坡市价稍低(比南宁市价较高),进土特产价格又比市价稍高。有时甚至和南宁市行情一样,给顾客小利,从而拉拢顾客。因此很多顾客都愿意将货物就地卖给黄恒栈而不愿运到南宁卖。如遇茴油跌价,货主不愿意卖,他又代为保管,不收租佣(一般商号是收租佣的)等到市价上涨时再通知货主,因此得到桂西一带茴油商贩的信任,多数商贩意得和黄恒栈作长期交易,并发展到商贩将货交给黄奕勋自作价和配货,这样,历三十年而不衰,甚至连国民党经济部植物油田阳收购站亦无法与其抗衡。同时,黄恒栈的熟烟丝也由这些顾客广为大量推销。

  对销售熟烟丝方面,黄奕勋不主张在山区各地自己设立分销店,他认为自己到各地设分店推销熟烟丝,要收购茴油等土特产就会人地生疏而不易与当地人争利,只有用当地人去推销和收购茴油来给自己才划算。因为这样做,山区顾客有小利,而自己两头有利,既不需要自己派人设店,可减少开支,又可利用别人为自己赚钱。因而黄恒栈的熟烟丝推销越广,它收购的茴油数量也越多,桂西一带出入那坡的茴油百分之八十以上由黄恒栈支配,运销到南宁、广州和香港。

  1929年冬,红七军在百色领导工农革命,黄奕勋由那坡经天保、靖西入安南(今越南)出香港,并设法打通靖西过安南转出香港的运输线,然后从靖西运了几千担茴油到香港。

  处于两广军阀内战时期,梧州没有茴油出口,当时香港茴油价从每担二百元上升到七百元,黄奕勋便大量抛售,获得甚厚。1931年黄奕勋返回那坡后,除了继续生产熟烟丝和经营纱布百货业之外(自此以后,用同和商店来经营百货,黄恒栈只经营熟烟)。黄奕勋对茴油的收购和外销特别重视,更重视茴油的质量,每次装桶发运前都亲自进行度数检验,不达到标准的决不准运出,由于质量有保证,又进而得到广州、香港客商的信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得到提高。

  黄奕勋对国际市场的动态很注意,他长期订阅香港、上海、广州各地的大报刊,因此对于国际市场物价的起落心中有数,目光看得较远,所以,有时当市场正属旺季,人人抢入货,物价人起,但香港存油较多,“洋盘”(国际市场)不大好的时候,他就按兵不动,不进货。但当茴油由于洋盘低,无人收购,价格下跌时,他就大量收购,并在山区土特产客户中充当照顾熟客,兼价购进货,还得山区客户的好感。

  黄奕勋对商业行情很重视,经常和南宁、梧州、广州、香港通电讯,少的每日一二次,多的十几次,为了比同行业的人先获得商情,他对当时的电报局长、收发、投递员等人员都搞好关系,经常请客送礼,因此同属一封物价起跌的电报消息,他总比别人先知道,半夜收到电报是常事,正由于商情灵通,所以他采取的措施就比别人快,手段自然会比别人高。

  在对待工人问题上,黄奕勋采取的手法与黄叔昭完全不相同,黄叔昭对待工人比较吝啬,而黄奕勋却通过各种办法取得工人的信任和支持。他经常说:“买货卖货直到管栈,都是工人经手,如果对工人吝啬,他们就不能更好地为自己工作,对我们企业的发展不利。要想让工人家替你尽心尽力工作,就得在生活上和工作上关心他们,让大家团结一心,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逢年过节,送钱送礼给师爷(管账人员)“打赏”等是他必做的事情。如有伙计结婚或父母死亡,他亦会送钱送礼。他从香港回到那坡时,就带了些手表、袋表、水笔和衣物等送给“师爷”和“得力”的工人。此外,他又在饮食方面照顾工人。如初一、十五就买消加菜,打“牙祭”,年节酒菜特别丰富,他的这种经营办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南侵,在蒋介石“不抵抗政策”指导下,上海、广州相继沦陷,同和号由于货源问题结束了生意。黄恒栈的生意也随着收缩。

  1939年,日寇大举南侵,并突袭南宁,由于国民党的政治、军事都很腐败,对日寇偷袭毫无所知,人民更无准备,以致财物损失严重,不少商人都陷于倾家荡产,烟铺能迁上百色的很少,但黄恒栈却在那坡,资金较厚,平时储存烟叶和原料不少,在烟叶奇缺,烟价大涨的情况下,赚了不少钱。

  1944年,日寇二次大举南侵,南宁又遭沦陷,这次由于“撤退”时间较长,黄恒栈更能在武鸣大量收购烟叶和油料,加上那坡没有沦陷,暴利之数可想而知。

  1944年,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节节败退,最后宣告失败。黄奕勋从收音机里听到消息,立即意识到作为德国伙伴的日本,失败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投入巨资,以低价大量收购当时滞销的苘油和桐油。事态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时候,货物可以进入香港,他的茴油和桐油很快就出现在香港的市场上,成了买家的抢手货,永华行赚了一大笔。

  1945年夏,南宁第二次收复时,黄奕勋拟定回南宁恢复生意,为今后向梧州、广州打通生意出路,于是便和伯父叔昭及黄德武等商量,决定筹资金两千二百万元(折合银元二千三百元),其中黄奕勋占七股,黄德武、黄世武、黄俊道、黄次言、黄碧蓠、黄芳容、黄珍容兄妹各占一股、梁佩珊占两股,并派黄世武、梁佩珊两人先到南宁筹设永华行。不久,永华行正式开业。日本投降后,社会比较安定,黄奕勋、黄德武也相继回到南宁,并派黄世武去香港开设嵩安行。南宁永华行则由黄德武、梁佩珊两个担任经理,黄奕勋作为总经理在幕撑管全局。

  永华行是开设在南宁市仁爱路的一家店铺,挂经纪行的招牌,以“九八行”(南宁人对经纪行的俗称)形式经营土特产及代客买卖,实际上是以自己经营烟(熟烟)、糖、土特产、洋纱、布匹、茴油、桐油的贩运及汽车轮船的运输为主,外加黄金、法纸(法国纸币)的炒卖以及房产的开发等。1945年夏天,南宁第二次光复之后,永华行还在当时市场的中心枢纽、行庄最为集中的仁爱路和最为繁华的民生路买了不少的房产。1947年,永华行又动手搞实业,投资开办火柴厂。

  永华行的实力十分雄厚,其财力足以将南宁市的洋纱全部购进然后实行垄断。因此,它的一举一动对南宁的市场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同行中起到带头羊的作用,同行们既要模仿它,又时时刻刻提防着它。

  南宁永华行开张之后,黄奕勋便逐渐试探香港的“洋盘”价格,1946年便大量将茴油、桐油运往广州、香港,大获其利,黄恒栈经过三次“发财”之后,资金实力更加雄厚,库存的油量经常保持五万斤左右。

  永华行开办初期,只是经营土产和代客买卖及转运业务,但黄奕勋却念念不忘发展水路运输事业,以免受制于人。到1946年初,广西船运联营解散后,“公甲”和“升平”两电船(原属合志公司所有,黄恒栈占大股)由黄恒栈收回交永华行代理经营,后见南宁地点适中,搞航运既能利己,又能在运费上获利,所以改由永华行收买,实际上只付出些少资金给合志公司的小股东,这两轮就由合志公司的货轮变为永华行所有。永华行自购置两轮后,就集中力量经营航业,未及一年,盈余不少,后来因茴油运输要快,所以又从香港购回四部汽车来行驶南宁——百色一线,车船并举,水陆互相配合。当时正是抗战胜利后不久,车船缺乏,尤其是轮船,抗战前行驶南宁、百色、梧州的不过二十艘左右,抗战期间,遭日机炸沉炸伤损失过半,所剩无几,同时在联营社经营时期,由官僚操纵,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公平”和“升平”两轮当时还算比较好,在出入口物资多、旅客往来拥挤的情况下,永华行的车船生意很快就兴旺起来。在以车养车,以船养船的不断发展下,后来又增购两部汽车。1946年冬,又筹集二十多万港币在广州购买一百五十匹马力德国柴油机的“和平”电船,1948年夏,黄奕勋在梧州再购买“海龙”电船,改“火平”电船,在购“海龙”电船时,有的认为买旧不如造新,但黄奕勋坚持反对,他认为买现成的船,可以马上投入生产,立见其利,对企业发展有利。“海龙”电船是当时航行梧州——南宁最大、电快,客位舒适的客货轮,它与新购的“和平”电船的马力、吨位、客位差不多,被誉为“姐妹船船”。

  轮船以安全、快捷和服务周到来招揽货主,因船舶周转快,货物保管好,很少出差错,而且没有出现货物损失,因此,这四艘电船深受顾客欢迎,经常是货多客满。在淡季时,其它轮船降价,这四艘电船不降价也一样维持。另一方面,除了在南宁永华行本身组织货源保证船舶按期开航外,还在梧州、百色两地的商行专门为各轮预先组织货源来保证轮船及时返航,在旺季货多时,对各商号货物都分摊载运,对经常托运的商号优先照顾,使货主满意,货不流向别处。再方面,当时有些船是托运货物要立即付运费的,有些船是靠收货运费来购买燃料和发工资后才能开航的。而永华行的船是付了货物,船开以后再收运费,这样对顾客有利。因此别的船运费虽然较低,但货主却不愿交付他们运输而交永华行运输。

  黄奕勋自开设永华行经营轮船、汽车运输业获得顺利发展,赚了钱,后来又向别的行业扩展工业,先后投资开办火柴厂、骨粉厂。

  1947年,黄健中在八步有几台制造火柴的机器,他们与永华行商量搬来南宁创办南宁火柴厂,黄健中出几台机,其余资金、厂房、动力设备、原材料及销售等问题均由永华行负责解决。不久即投入生产。开始时日产二十箱左右,后来增至五六十箱,销路很快展开到左、右江各县,供不应求。

  当时南宁及桂西各地销售均由梧州、广州等地运来,如“菠萝”、“荔枝”等各种牌号火柴、柴枝白,装潢美观,销路很好,时常缺货。南宁火柴厂生产出来的“雄鸡”牌火柴既不白,火柴盒装又不美观,小商贩都不愿意推销,但到清明时节雨季大,火柴市场供不应求,远途运来的火柴潮湿,而南宁火柴厂出产的雄鸡牌火柴所用原料,系用进口白药等配制,不潮湿,这样“雄鸡”牌火柴销路就很快打开,不但在南宁销路好,左右江各县也纷纷要货,每天永华行又拿出资金在广州大量购买原料运回南宁卖给火柴厂,这样,永华行不但投资火柴厂有利,卖原料给火柴厂又有利,船运代销都有利,一举数得。

  不少商家对黄奕勋的举动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他过于冒失,总有一天会碰壁。待见到黄奕勋的生意越做越大,才有所醒悟。尽管匆匆忙忙地去模仿,心中却依然是一片茫然。

  黄奕勋在买卖方面坚持执行:1、有多少钱做多少生意,不向银行借款;2、要做生意就真买真卖,绝不买空卖空;3、做生意需要应酬军政朋友,千万不要“得罪”他们,但也绝不要和他们合股做生意。他认为,向银行借钱付定息是小事,但借少无济于事,多借则风险难保,易受银行控制,对企业不利;对军政朋友一定要适当地应酬,千万得罪不得,商不与官争。否则会飞来横祸,对他们一般是敬而远之,绝不能合伙,因为军政人物权力大,若合伙,他们就会完全操纵整个企业,说不定有朝一日,整个企业都为他们占有,到时“打官司”也是白费,这无疑是引狼入室。因此,无论是黄恒栈和永华行,二十几年来与国民党的银行和军政官员绝少发生商业上的来往。

  在经营作风做到完好无失后,黄奕勋在盈余处理及劳资关系上也做到恰到好处。

  永华行实行收代理费,这样做开支少,本行只负担十五六个店员的工资、伙食及铺租,并做到分工负责,集中指挥,互相配合。虽然企业包括多方面业务,十多个店员也可以应付过来,除经理外,设一个买卖手,专负责货物买卖;一个出纳、一个会计,一个负责商业的全部账目,一个负责车船的账目;轮船、汽车的业务由三个人负责;货物提运,由两个后生(练习生)负责,同时负责一切款项交收及店内一切杂务;另有厨师一人。店员工作时间,没有固定,星期天也一样工作。

  盈利方面,逐年都有增加,但没有分给股东而用来扩展业务,增购车船或投资工作商店,股东支取款项则划归黄恒栈开支,各股东自己负责,因此能集中资金发展。至于店员外水(佣金)从经理到店员每人一份,后生、厨师每人半份。当时店员工资每月约二三十元至四五十元,而后生十多元(伙食除外),大约每月份“外水”约二十至四五十元。

  店员多是合志公司和黄恒栈的老伙计,不是亲戚,就是通过亲戚关系介绍来的。因为黄奕勋懂得拢罗人心,因此,店员们大都愿意长期为他劳动,这对企业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黄奕勋在生意场上纵横捭阖,屡屡得心应手,成了同行茶余饭后议论的中心。不少外地的商客从邕江登岸之后,第一个要找的就是永华行。而到右江要找的就是黄恒栈。从此可见,黄奕勋知名度在当时有多么大。(作者系田阳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