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日记也是在整理自己
作家周国平在《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里写道:“有两种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就终身受益。我指的是阅读的习惯和写日记的习惯。”这里我只说一说写日记的好处。从2018年1月开始,我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写日记。
从开始的在日记本上手写,到现在直接在电脑上敲打或在手机上输入再整合,这6年多来,每年10余万字的日记,变化的是写法,不变的是保持初心去记录。
粥左罗说:“把坏心情写出来,是为了扔掉它,把好心情写出来,是为了强化它,写下每天的好心情、坏心情,写下今天听到的最喜欢的一句话,写下你遇到的最有收获的一件事,写下别人对你的鼓励或赞美,写下今天你对别人的帮助。坚持写,你会越来越幸福的。”是的,写日记就是记录生活点滴,感受美好人生过程。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能与人诉说的苦恼,令我们迷茫。而日记则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每天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所写内容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写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写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写日记不但能让我的情绪找到发泄口,强化自身的约束力,还能锻炼自我的思维。当我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描绘生活时,我的视野就会更加开阔,思考也会更触及灵魂。
这些年坚持写日记,于细微处的变化,让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记忆力变得更好。没写日记前,我常常忘了前一天我做了什么,有时候要拼命地回忆才能零星地拼凑起来。当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后,我的记忆力变得越来越好,有时太忙,来不及记录,过了两三天才想起,这时,我会在心底搜寻记忆,并把它写出来,经过这样多次的练习之后,即使有时候隔了一个星期,我也能清晰地想起一周前所发生的事。有句话说:“心里有光,自会奋发,懂得自律,人就不会倦怠。”写日记的习惯,是我每晚睡前必须要完成的事项,习惯会形成自然,很多时候我不只是单纯的记录事件,我会加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一篇日记,更有逻辑、更有思考性,也成为我更深刻的记忆。
情绪变得更稳定。几年前,我因为工作和感情上的事,被失眠、焦虑、烦躁包裹着,整个人处于“易燃易爆”的状态,同事的一句无心话语或家人的一句劝慰,都让我竖起身上的“刺”,随时进行攻击和宣战,我厌恶那种状态的自己。作家刘娜曾说:“情绪是一把枪,当我们扣动情绪的扳机,枪口其实对准了自己。”深以为然,其实任何一种情绪,一旦过度,就会化成可怕的武器,刺伤他人也毁掉自己。我一遍遍地扪心自问,现在的样子多么的丑陋不堪,内在的声音告诉我,一定要爬出这个幽暗的洞口,我努力地寻找一个突破口,我知道只有自己可以拯救自己。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写日记,把每天的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再去复盘,我在复盘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行为,获取更加完整的经验和教训,每一次的反思,都让我更清晰地找到问题的所在。慢慢地,我的情绪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微妙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每当负面情绪像洪水一般来势汹汹时,我会给自己冷静的时间,保持平常心,情绪稳定了,遇到问题时就能更从容地去应对,我跟同事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写文章更有条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日记不仅是我记载事物,承载记忆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丰富自己的词汇,积累写作文章素材,培养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力,更是自我认知,提高写作水平的利器。那些零零碎碎的日常,不懂得的人真的可能理解不了那个意思,但只有我知道,那是自己强大的富饶之地。这些年来,我有阅读的习惯,也有写作的爱好,平常写一些日常感悟、阅读分享等投在报刊上。而写日记会驱使我不断梳理所发生的事项,然后用自己的知识储量,根据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归纳、整理,慢慢地,就形成了初步的知识结构或知识脉络,写得多了,这些背景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性保存在我的记忆里,等下一次想要写作,想要用到某些典故来填充文章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根据一个故事点联想到另一个故事点,不断扩展、延伸,久而久之就会获得相对更快速的成长,文章更有条理,逻辑也会更清晰。
其实,日记的真正价值在于总结和改正过去的自己,并为未来的自己找到方向。今天做过的事情已经不能改变,但是我通过写日记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今天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哪些做得得体,哪些做得不合适,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等。写日记的过程其实也是在整理自己的过程。□梁美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