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维铭委员: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2025年04月09日 11时25分   阅读:12653 次   来源:广西百色政协网   作者:莫维铭   责任编辑:农海华 【  +放大   -缩小  】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莫维铭委员的发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载体,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具有重要作用。百色作为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2020年,百色起义纪念园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12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之一,亦成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做大百色红色文化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百色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提出如下建议:


  一、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提升红色旅游线路


  百色拥有百色起义纪念园、广西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田东经正书院、平果三层岗革命旧址、乐业红七军红八军会师纪念馆、红八军凌云彩村突围战遗址以及靖西岜蒙胡志明洞等红色景观,有“西林教案”遗址、西林宫保府、田阳敢壮山和瓦氏夫人文化公园等爱国主义人文景观,有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凌云浩坤湖景区、德保红叶森林公园、靖西鹅泉、通灵瀑布等自然景观,集革命传统、历史文化、优美风光于一体,是思想教育与旅游休闲相融合的红色地区。因此,要科学规划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打造具有新时代文化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


  (一)挖掘百色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文化资源,可以从爱国主义教育、山歌文化研究、文化保护和传承等方面入手。首先,要深入研究百色党史文化。百色的革命历史遗址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通过重温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其次,要关注百色山歌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山歌文化是百色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各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百色山歌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新传播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融合新时代文化元素,创新旅游产品。首先要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景区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如交通便捷度、酒店住宿条件、公共卫生保健等,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体验百色的风土人情;此外,还要强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百色特色文化元素与旅游产品相结合,创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可以开发民族手工艺品、传统节庆活动、民族音乐舞蹈等项目,使游客在旅行中感受到文化的深度和魅力;另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开发数字化旅游产品,推广数字化旅游,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


  (三)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扩大联动效应。首先,各县(市、区)加强沟通与协调,整体联动,建立区域性旅游合作机制,共同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政策,分享资源和信息,推动旅游产品的整合和优化;其次,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内外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使游客可以顺畅地在百色不同地区之间移动,实现景点间的联动效应。再次,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将百色各地的独特景点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精品旅游线路。此外,还要建立统一的旅游信息平台,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包括互联网、媒体、展会等,提高百色区域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依托红色文化资源,鲜明突出地域特点


  百色具有丰富的边关旅游资源,红色爱国、边疆河山、特色边贸、跨国风情等壮美边关秘境,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让人由衷向往;隆林苗族跳坡节、彝族祭送布谷鸟、仡佬族拜树节、壮族歌会等28项民俗活动已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此,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对加快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文旅融合,践行乡村振兴新路径。以红色旅游为抓手,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打造集党性教育、红色体验、团队拓展、生态观光、乡村休闲度假、生态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


  (二)创新学习模式,打造党史教育新高地。与百色干部学院、百色市委党校合作,将红色文化融入精品课程体系之中。例如,配套开设队列训练,穿红军装、走长征路、唱红军歌、用红军餐,观看红色演出,重温入党誓词等现场体验课程,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推出“半日”“一日”红色课程体系,让游客有较强的参与感、体验感,切实提升红色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结合现代科技,打通上下“共振平台”。着眼红色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要求,探索整合微信平台、视频直播等媒体资源,打造线上红色教育新平台,有针对性地推荐百色各大旅游资源。以专业深层次的镜头语言、详实流畅的讲解,吸引网友观看,与直播人员互动,扩大百色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三、赋能红色资源,以文化彰显旅游


  百色创作了《秀美人生》《壮锦》《百色起义》《扶贫路上》《阿姆的天》《右江潮》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精品。2025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也将在百色举办,这不仅是展示百色旅游景区景点的绝佳机会,也是一次提升百色旅游软硬实力的良机。因此,百色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找准打开局面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推出过硬的拳头项目,以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提升服务质量。第一,加强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旅游知识、服务意识、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方面,以提高其专业素养;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法律法规培训,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第二,注重实践锻炼。例如,组织旅游从业者参与各类旅游服务技能比赛,激发其服务创新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第三,加强文化熏陶,培养文化意识。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文化熏陶,使其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高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向游客传播百色的文化魅力。第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从业者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通过表彰优秀员工、提高绩效等方式,激励其更加努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重点推广百色的民族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品及文创产品、特色美食等,以此吸引游客的关注和兴趣;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和渠道,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同时,加强与周边省份及境外,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打造旅游品牌,提高百色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实现游客满意度和口碑“双赢”,助力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的监管,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要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创新营销手段,拓展客源市场在营销手段上,要不断创新和尝试,如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营销活动、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与电商平台合作等;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推广,拓展客源市场等。


  (三)加强政策支持,为旅游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第一,制定和完善文化旅游相关法规和政策。百色市人大可用好法律赋予的权力,进行地方性旅游法规立法;市政府可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文化旅游相关的政策,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第二,设立一定规模的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提供资金保障。第三,争取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有关部门积极与上级税务部门反映沟通,争取对文化旅游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简化纳税程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激励更多的企业投入文化旅游产业,形成持续、长久、有效益的文旅产业,推动全市共享文旅发展红利。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界 别: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