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联谊和外事委员会:培育夜间经济发展 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2025年04月09日 11时29分   阅读:12562 次   来源:广西百色政协网   作者:市政协联谊和外事委员会   责任编辑:农海华 【  +放大   -缩小  】

培育夜间经济发展 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市政协联谊和外事委员会的发言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将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作为夜间经济的重点内容予以强调。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广西夜间经济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激发了广西夜间经济的发展。目前,百色城区夜间经济主要以从事小餐饮、烧烤、酒吧、KTV、迪吧、茶楼经营为主,普遍为临时搭建、流动摊,占道经营,主要分布在人流量较大、车流量较大、高等院校出口等地;从业人员主要为大学毕业后的创业青年、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农转城后新市民群体、个体工商经营户、在校大学生、企业改制后的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困难家庭等群体;消费群体主要是90后与00后,他们成为夜间经济的消费主力。百色城区夜间经济发展仍存在缺少科学规划,夜经济空间分布不合理;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夜间品牌打造滞后;夜间消费业态仍较为单一,文化潜力有待挖掘等诸多问题。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一个政策”明确发展导向,拓展优化夜间经济场景。立足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百色城区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实施意见》,充分利用百色城区各区域优势资源,实现差异化定位,加强夜间经济整体规划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夜经济片区。


  二、“两个维度”科学规划布局,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两个维度”系统性规划百色城区夜间经济业态,打造一批夜间消费集聚区,放大夜经济效应。如:打造具有综合业态的消费集聚区,以鼎盛天街、森林中心城、爱琴海购物中心、恒宁广场为示范,形成集餐饮、购物、娱乐、商业、旅游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夜间消费集聚区;打造休闲康养夜游消费集聚区,以福禄田园综合体、半岛公园、三江口、沙滩公园等沿江景观为平台,形成集聚夜间文娱、夜间体育、夜间康养、夜间节庆、夜间光影等休闲集聚区。


  三、“三个引擎”因地制宜策划营销,打造极具特色示范街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为原则,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借鉴南宁三街两巷、桂林东西巷、桂林阳朔西街、崇左的“太平古镇”发展模式,配合百色市加快实施“古城恢复·红城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结合区域特色、业态定位、消费结构等特点,围绕吃、购、玩等要素,推进一批“夜间经济示范门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夜间经济不夜城”等建设,打造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夜消费名片,形成一批具有右江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街区。


  四、“六个要素”突出地方夜间经济发展特色,不断丰富夜间经济业态。以“吃在右江”为主线,打造“舌尖上的右江”精品小吃文化“夜宴”业态;以“购在右江”为主线,打造“右江名优土特产”精品购物街,激发“夜购”活力;以“乐在右江”为主线,打造“百色文化名城”特色夜市街,丰富“夜娱”业态;以“住在右江”为主线,加快引进星级酒店建设,推出特色民宿旅游线路,丰富“夜宿”供应市场;以“夜游右江”为主线,打造“夜观右江景”精品旅游经济,丰富“夜游”业态;以“激情右江”为主线,培育发展实景演艺、剧场演艺、光影秀等夜间演艺项目,丰富“夜演”业态。


  五、“五个强化”完善管理机制体制建设。强化组织领导,部门联动,建立健全夜间经济发展协调机制,由文化体育和旅游部门牵头,成立百色市、右江区两级层面的领导小组,推动部门建立“夜间经济”联席工作制度,统筹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形成政府推动、市区联动、部门互动、多方参与的夜间经济公共服务格局;强化扶持政策,认真研究制定发展夜间经济扶持、管理、监督政策,在用水用电、土地使用、税费减免、安全等方面予以保障,创造有利于夜间经济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强化社会参与,引导成立夜间经济产业协会, 加强行业自律,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鼓励经营主体建立产业联盟,切实发挥业主在夜间经济经营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化责任担当,相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密切配合,真抓实干,示范引领,培育一批体现右江特色、初具品牌效应的夜间经济市场主体,辐射带动夜间经济商圈发展;强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优势,开展线上线下系列宣传活动,向市民提供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夜间消费咨询服务,培育夜间消费习惯,积极报道发展夜间经济富民、便民、惠民的工作成效,为加快夜间经济繁荣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