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经济城建资源环保委员会:发挥头部企业引领作用 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

2025年04月09日 11时35分   阅读:12557 次   来源:广西百色政协网   作者:市政协经济城建资源环保委员会   责任编辑:农海华 【  +放大   -缩小  】

发挥头部企业引领作用 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

——市政协经济城建资源环保委员会的发言


  近年来,市委、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决策部署,审时度势,把新能源产业作为百色“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培植。目前,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进入了快速发展新阶段。2024年1至11月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295.6亿元,同比增长9.2%。


  一、当前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新能源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还未开展。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刚起步,没有总体规划,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方向不明。


  (二)新能源签约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受融资和用地困难、投资决策流程长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我市新能源产业建设项目推进不够顺畅。新能源发电建设方面,我市目前共获得建设指标新能源项目115个,目前开工仅有4个,41万千瓦,仅占获得指标容量的9.92%。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建设方面,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13家三类500强企业和行业头部企业,目前已建成投产的仅有中车、中南光电等2家。


  (三)储能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按当前我市规划建设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测算,至少配套建设储能容量370万千瓦/740万千瓦时,按现有计划建设新能源装机1409.8万千瓦,需配套建设储能容量211.5万千瓦/423万千瓦时,但目前建成投产的田阳、平果、凌云3个集中共享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容量仅30.3万千瓦/60.6万千瓦时。


  (四)新能源装备制造头部企业的集聚效应未得到有效发挥。我市风电、光伏制造业年产值约13.82亿元,占全区风电、光伏制造业产值的6.4%,占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车、中南光电等13家新能源大型企业和发电侧重点项目特别是指标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还没有形成有效产能。


  (五)光伏发电受政策限制面临冲击。一是用地用林政策严苛,对我市光伏产业发展极其不利。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委规定,“光伏方阵用地涉及使用林地的,须采用林光互补模式,可使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的灌木林地以及其他区域覆盖度低于50%的灌木林地”。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等部门规定,“光伏方阵用地涉及使用林地的,可使用覆盖度低于50%的人工灌木林地(油茶除外)”。百色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约70%的灌木林地均为天然灌木林地,所辖范围很难找到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用地,2023年获得建设指标的德保桂易光伏项目一期工程、德保桂易光伏项目二期工程等光伏项目由于没有找到合适地块均无法实施。二是分布式光伏项目准入门槛低,备案多落地少。我市近两年新增屋顶光伏项目备案超过5500个,装机约800万千瓦,但因项目屋顶建设进度缓慢等原因,实际开工建设、投运项目寥寥无几,目前全市分布式光伏项目仅建成524个,并网61.8万千瓦。


  (六)百色区域电网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不足。根据新能源接入情况与电网灵活调节能力现状测算,百色区域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应该在300万千瓦以上,目前消纳能力仅80万千瓦左右,消纳能力十分有限,对降低用电成本的作用尚未显现。


  二、关于加快我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加快编制新能源发展规划,科学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由市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邀请国内一流的新能源发展咨询机构来编制全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要素保障,要以新技术新材料为主导方向,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产业发展路径和方向。


  (二)强化服务,有序有效加快推进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探索推进并联审批、绿色通道模式,加快促进光伏、风电项目落地。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基础上,将新能源项目的空间信息按规定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做好用地、用林要素保障。对已取得建设指标和核准备案的项目,各县(市、区)不增设门槛、不乱收费,切实降低企业开发成本和建设负担。建立健全管护制度,推动光伏、风电运维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保障电站稳定高效运行,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


  (三)加强新型储能和智慧电网建设,破解新能源产业发展瓶颈。综合评估各县(市、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科学做好储能在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布局与容量配置,密切关注新型储能技术研发,优选成熟技术引进,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不同维度有序推进储能设施的建设。通过建设构网型储能系统,把百色区域电网建设成为具备独立运行能力、泛电压等级、广覆盖范围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构建既能并网运行也能孤网运行的区域电网。支持百色区域电网引进相关企业建设虚拟电厂,同时推动南方电网广西百色供电局开展虚拟电厂建设试点,进一步提高电网供电效率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加快推动百色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优化升级配网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城乡配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


  (四)加快引进新技术新产品,着力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基地。一是促进中车百色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300台(套)风电设备尽快达产,推动浙江星煜年产铝制4GW垂直轴微风发电机组项目一期竣工投产,并以基地为核心,适时引进齿轮箱、轮毂、变流器、输配电智能成套开关设备生产制造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推进风电设备制造业从“产品组装”向“配套生产”方向发展。二是以中南光电光伏发电产业园和中电百色能源电子产业园为核心,瞄准国内先进技术和产品,引进光伏组件、光伏电池、光伏玻璃、关键能源电子部件等企业(项目),加快推动光伏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链。三是以中国-东盟氢能产业基地为核心,从构建氢能应用场景入手,合理布局氢能生产、运输、储存、利用等全产业链发展路径,力争在新兴氢能产业领域抢占先机。


  (五)研究出台政策措施,保障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各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要认真学习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绿色转型和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文件,着力在理清思路、找准方向、用好政策上下功夫。二是深入研究国家出台的招商引资方面的新政策新规定,探索建立顺应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新措施新办法。三是鼓励辖区内工商企业尤其是用电大户生态铝项目使用绿色电力,提高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支持鼓励辖区内能源投资开发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百色本地生产的产品、装备和提供的设计、施工、运维、储能等服务。四是积极争取自治区在百色设立碳汇交易平台或电力交易平台、广西绿电交易平台,提高百色在碳汇交易、绿电交易的主动权、话语权。五是探索设立新能源产业发展专项母基金,探索引进区内外优质基金公司到我市投资新能源产业项目,通过整合现有平台公司基金,拓宽新能源项目建设金融支持渠道。